研发项目如何配置看板的任务流转
2025.09.29 14:40
随着数字化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大型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团队规模也越来越大,团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带来了更多产能与可能性,另一方面,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也带来了一些现实问题,例如:
作为CIO 或产品负责人,不知道如何将产品战略准确、快速地传导到每个研发团队;
作为研发团队产品经理,不知道如何与产品战略路线统一目标和节奏;
作为研发团队技术经理,不知道如何提前规划技术探索;
作为研发团队成员,不知道每个开发任务到底是有什么现实意义;
作为产品销售人员,不清楚能为客户带来什么价值?
分析上述问题,其中有一个原因在于,研发团队与各利益相关方,没有对齐价值认知,聚焦价值交付。
在往期文章中,我们从问题域和解决方案域出发,介绍了需求管理如何实现价值管理,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从需求解决方案落地的第一步,需求规划出发,介绍如何借助业内优秀实践,完成价值聚焦。
本文所介绍的方法,是规模化敏捷中常用的 PI 规划会。当研发团队人员规模超过50人时,需要考虑引入大规模敏捷的管理模式,PI 是规模化敏捷中的一个基本概念。PI 对于 ART(敏捷发布火车)就像迭代对于敏捷团队一样。在规模化敏捷中,ART 需要以固定的迭代节奏进行增量构建。一个项目群增量,往往需要多个开发迭代才能完成。
PI(Program Increment、项目群增量)
PI 的意义在于为项目群提供了节奏和增量价值,对于整个规模化敏捷项目群来说,PI 就意味着心脏。
01
PI 规划会 是什么?
PI 始于PI规划会。PI 规划会是一个有节奏的,面对面的活动,它将 ART 上的所有团队对齐到共同的使命和愿景之下。
02
为什么需要PI 规划会?
PI 规划会带来了许多商业利益,包括:
• 在所有团队及干系人之间建立了面对面的交流;
• 建立了 ART 所依赖的社交网络;
• 通过业务背景、愿景、团队及项目群 PI 目标,将开发与业务目标对齐;
• 识别依赖,并促进跨团队、跨 ART 的协作;
• 为指导“恰到好处”的架构及精益用户体验提供机会;
• 使需求与能力相匹配,消除多余的在制品;
• 快速决策。
03
怎样开好PI 规划会?
准备工作
PI 规划会是一个重要活动,需要准备、协调,及沟通。它由 RTE(敏捷发布火车工程师)主导,参与者包括业务负责人、产品管理者、敏捷团队,系统及方案架构师/工程师、系统团队,及其他干系人。所有参与者都需要被提前通知,以便对会议做好充分准备。业务负责人的积极参与,为预算支出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为了 PI 规划会的成功举办,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
• 组织准备:战略对齐,以及团队和 ART 的设置
在PI 规划会之前,参会者、干系人与业务负责人之间需要进行战略对齐,关键角色指派。
• 内容准备:管理和开发准备
确保有清晰的愿景和背景,如下:
业务背景:介绍和定义当前的业务背景;
产品愿景:由产品管理者们准备的介绍,包含项目群待办清单中的排名靠前的几个特性;
架构愿景:由 CTO、企业架构师或系统架构师陈述,对新技术,新功能和非功能需求进行介绍。
• 后勤准备:成功举办活动所需的考虑事项
准备一个支持大规模参会者的活动并不是一件小事。对于在同一地理位置开展的会议,可能包含对物理空间的确认和准备,例如会议室、大屏、白板、纸,笔等。对于远程参会,还需要包含远程会议等通信渠道的准备。
标准议程
来源于网络
在 PI 规划会期间,团队需要对要交付的内容和交付时间进行估算,识别风险以及各项工作的跨团队依赖关系,并整合形成最终要开发、集成和演示的工作清单,以及将在哪个迭代完成这些事项的计划。
04
疫情常态化之下的PI规划会建议
虽然敏捷宣言和规模化敏捷都强调了面对面协作沟通的好处,但是在新冠疫情之下,让整列敏捷发布火车的团队同时在场并不现实,当然,除了疫情的原因,不少办公地点分散的大型研发团队,为了降低旅行时间和成本等,采用了分布式办公。为了让地理上分散的参与人有效的参与到 PI 的会议中,特给出如下建议参考:
规划地点:确定所需的不同地点的数量,我们可以通过团队名册,记录每个成员的位置,便于进行合理的地区、时间规划。这也包含在 PI 规划会的准备工作范围内。
PI 计划议程:创建一个 PI 计划议程以适应多个时区,可以把PI规划过程中各个的同步点预定为会议日程;
设施:确保有适当的物理空间来进行 PI 规划会;
工作协议:满足活动参与者的需求,制定规范和协议同时提高会议的效率;
工具:利用工具支持不同的规划活动,例如音频、视频设备、即时通讯工具、在线白板或公告,帮助不同地区的团队保证规划的协作性;
回顾:进行分布式 PI 计划活动回顾和调整,以便下一次能做得更好。
05
我们的实践
准备工作
领导层会准备一系列简报,以 PI 规划会 PPT 的形式来描述背景,内容包含:
• 领导层简报 – 业务状况和未来目标;
• 产品愿景简报 – 愿景和10 ~ 15 个优先特性(每个敏捷组);
• 架构愿景简报 - 架构愿景、新的架构史诗、通用框架等;
• 开发环境/背景 -标准实践、新工具和技术等的变化。
资料来源于网络,详情请点击:SerivceAI(https://www.zknow.com/serivce-ai.html)
研发项目如何配置看板的任务流转
2025.09.29 14:40
燕千云知识库,解决你的知识沉淀烦恼
2025.09.29 14:39
迭代规划会怎么开才能更高效?
2025.09.29 14:38
数字化转型下的IT资产管理实践
2025.09.29 14:38
别走,这里有一份摸鱼小妙招,别人我不告诉他
2025.09.29 14:37
燕千云,开箱即用的服务门户,帮助企业实现内部服务转型
2025.09.29 14:36
知识管理版本重磅来袭!体验更棒的ITSM场景,尽在燕千云V1.14
2025.09.29 14:35
猪齿鱼V2.1.0 发布 移动办公、知识在线协作, 项目管理快人一步
2025.09.29 14:35
燕千云系列-智能推荐 拒绝信息时代的搜索烦恼
2025.09.29 14:34
燕小千智能机器人让你告别传统人工客服运作模式
2025.09.28 14:53
燕千云 YQCloud 数智化业务服务管理平台 发布1.13版本
2025.09.28 14:51
从问题域和解决域看需求评审
2025.09.28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