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门户网站,打造专业的商务信息分享平台 手机版
erweima.png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
jingliren_tougao@163.com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像雷锋那样” 职业生涯规划:定体则无,大体须有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发布时间: 2020-01-25 08:55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雷锋道德楷模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存在了将近45年,“雷锋同志”今年却因为一本书变成了“雷锋同事”,被赋予了“成功者”和“励志榜样”的新称号。继3月1日发布新书《像雷锋那样》对雷锋精神进行全新诠释之后,作者之一、中央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心《走遍中国》栏目编导吴红梅日前又走进了北京东方大学,与师生共同探讨了“‘像雷锋那样’,如何在职场取胜”,参会的还有雷锋的战友乔安山以及北京东方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谈及举办这次研讨会的初衷,主办方北京东方大学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新的一批毕业生就要走向社会,民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显严峻。如何‘像雷锋那样’规划成功的人生,如何让自己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显得尤为现实!” 雷锋是经典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奠基人 我们倡导“要像雷锋那样”,那么究竟要像雷锋“哪样”呢?吴红梅认为首先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个规划,从小事努力做起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雷锋小学毕业那天,走上讲台向全体师生宣布,他的人生三大目标是:当个好农民、当个好工人、当个好士兵。此后短短6年时间里,他的这些理想一一得以实现。 雷锋实际上是以宣言的方式为自己作了一个完整、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了目标管理。刚开始他就确定了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清楚“要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在以后各个人生关键点上,他都以自己的目标为准作出选择:6年来雷锋换了3次工作:为了实现当个新式农民的愿望,他小学毕业便回到了农村;放弃当县里公务员的机会,应征成为一名辛劳的钢铁学徒工人;当他成为一名技术熟练、深受领导和同事喜爱的技术工人时,却再次转行想尽办法参军入伍。对此,人力资源专家孙虹钢认为,“雷锋可以说是经典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奠基人,他的一生完全是一个自我规划、自我激励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完美典范”,分析雷锋职业规划,对今天流行的职业规划理论,都是一种很好的对照。 有的同学谈到比较喜欢在电视媒体工作,但不知道该怎么实现自己这个愿望。吴红梅认为,应该学习雷锋有一个良好的人生规划,先确定自己以后要在什么级别的媒体工作,要从事什么具体的职业,然后根据具体职业的要求来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制定近期目标,坚持逐个实现。同时,吴女士也强调在制定人生职业规划时要具有可操作性,太高的话实现起来有困难,而且会挫伤积极性。 苦难家史+我的理想=简历+求职信 雷锋是个高情商的人,他非常懂得经营自己,懂得如何在情感上打动别人。吴红梅讲述了一段她在采访中得知的故事:某一天,在乡政府当通讯员的雷锋遇到了县委组织部的女干事黄菊芳,她是来为县委书记物色通讯员的,两个人聊天时,雷锋拿出了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苦难的家史”和“我的理想”。“苦难的家史”详细记述了旧社会如何夺去了他家5条人命,以及他成为孤儿以后所受的苦难;“我的理想”则充满了喜悦和感激,写自己在解放后终于得到了毛主席、共产党的关怀,不但过上了好日子,还免费上了学。所以,他今后的理想就是要向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赵一曼等英雄人物学习,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去工作,报答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恩情。小册子打动了黄菊芳,雷锋的人生也因此出现了转折点,去县里当了县委书记的通讯员。 按现在看,“苦难家史+我的理想”就是一份很有个性的“简历+求职信”,雷锋选择用独特的方式展现自己,他讲述的那些事情,就是他个人的一些经历,而这些经历在当时那种环境下,非常符合当时人们的主流思维,在“我的理想”中,雷锋还表现了一种感恩和上进的心情,所以他这种在当时看来标新立异的形式,给人留下了特别的印象,赢得了信任。 “简历,要能够打动看简历的人。”吴红梅告诉在座的同学,“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与雷锋的那个年代不同,简历的制作方式也有差异,但在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今天的求职者花大价钱打造出来的简历,能否打动那些人力资源经理?求职者所使用的语言方式,简历当中所呈现的价值观,是否能和看简历的人产生共鸣?是否与求职者希望获得的职位相匹配?这一切都是现代求职者在制作简历的过程中所应注意的。 雷锋转换工作都不以“钱”来衡量 雷锋的每个职业愿望都是当时风口浪尖上的领域: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下乡,他就成为唯一选择回农村务农的高小毕业生;国家号召大炼钢铁,他就选择进工厂做学徒;国家号召保家卫国,他就选择参军入伍。在选择职业方向的时候,雷锋选择的都是符合潮流的、与时俱进的职业目标,每次的“跳槽”也是异常成功。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雷锋满怀豪情回到农村,但现实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做记工员的时候他也很郁闷,他心目中的“新式农民”不应该这样平平淡淡,而是要轰轰烈烈地做大事、当模范。那雷锋是怎么跨过这道槛的呢?吴红梅说,雷锋一方面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另一方面把精力放在自己可以影响、操纵的事情上,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时刻准备着去抓住机会。 另外,从当农民时每月可以拿20多元钱到刚到工厂较少的学徒工资,从每月38元的工薪到拿每月6元的战士津贴,雷锋的每一次转换工作都不以“钱”来衡量,他看到的是他的目标、他的规划、他今后的发展。 提到曾经有同学抱怨用人单位要求有工作经验,很难找到工作,吴红梅建议同学们在找工作时,不要过分以工资为重,可以先不要工资,去某个单位实习一段时间,这样虽然短期内没有钱,但可以为以后找工作积累经验。 “好多和雷锋接触过的人包括乔安山都说雷锋特爱显摆,这是他的 唯一‘缺点’。”吴红梅笑着说道。从现场播放的有关雷锋照片故事的片子中可以发现,雷锋在那个年代,可能是属于同龄人当中最爱照相的一个,在天安门广场还专门借人家的摩托车,摆一个造型照相;雷锋有当时很稀罕的瑞士手表,有非常棒的皮夹克,很时髦,很爱生活。有人说他这是作秀,但在今天看来他的这种做派却是职场不可缺少的一大优点。雷锋招牌式的笑容不止出现在照片中,更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代表着他的自信。雷锋在对自己的经营和表现中,给众多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定体则无,大体须有

诚然,我们生命中的很多东西确实是无法设计的。无论汶川地震那样的天灾还是9·11那样的人祸,都彻底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而这样的情形起初又有谁能预料呢?一个梦想成为诗人的才子可能因为忍受不了清贫的生活而做起了海鲜生意,一个死心塌地要在上海定居的人可能为了某个一见钟情的女子而义无反顾地去了新疆。鲁迅曾经想做个悬壶济世的医生,为此东渡日本学习西医,职业规划十分明确,可是,一部电影中的几个镜头却让他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从此弃医从文。我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一直是考上北大国际经济法专业的研究生,然后做一名国际贸易领域的律师,可是,这一理想在毕业后不久便放弃了。

职业规划其实就是从多个发展方向中选择一个走下去,而生命是不可以重来的,所以我们无法用实证的方法去论证究竟哪个方向更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不可能沿着一条路走完以后再回到起点去走另外一条路。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中写道:“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这似乎进一步论证了“人生无法设计”这一命题,因为我们就算沿着规划好的职业生涯发展下去,也没法用直观的、实证的方法论证这种规划究竟是不是最好的。

然而,因为生命充满偶然性而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淖,因为生命不能重复而抹煞了选择的价值,实在是对人生极大的不负责任。未来确实有很多不可知的事情,但有很多是可以确定的。大学生要修满学分才能顺利毕业,毕业后必须走上某个特定的工作岗位,明年的司法考试还将如期接受报名,旅游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会越来越多……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可以预期的,就好比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冬去春来、月落日出。既然有这么多可以预期、可以把握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够基于这样一种预期而设计自己的将来呢?人生固然无常,可如果我们把握好了那些可以把握的,不就足够了吗?

米兰·昆德拉在感叹生命无法重复的时候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这样的想法出现在小说中主人公的脑海里,那是一种哲学的思辨;可如果这种人生观从小说进入了现实,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吃完一顿饭以后没法回到吃饭前饥肠辘辘的时候去选择继续挨饿,那是不是吃饭毫无必要?我们读完大学以后没法回到高中毕业的时候去选择不读大学,那是不是读大学没有意义?

假设有个人来到某个路口,有一条路通往公园,有一条路通往百货商场,他可以沿着第一条路去公园里散步,也可以沿着第二条路去商场里购物。他可以了解每条路究竟去什么地方,然后挑一个自己更想去的地方走过去;也可以不关心每条路到底通往什么地方,随便挑一条路走下去;当然,他还可以不做选择,一直站在路口,哪里都不去了。在第一种情形下,他的选择其实存在两个方面的风险:第一,在去目的地的路上遇到交通管制之类的客观原因而去不成了;第二,在去目的地的途中,或者是到了目的地以后,主观意志发生了改变,更想去另外一个地方了。不管选择走哪条路,第一个风险都是存在的,我们如果为了一个不想去的地方而冒险,何不为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而冒险呢?至于第二个风险,其实是一种概率。继续喜欢原本喜欢的东西,其概率显然高于喜欢一个原本不那么喜欢的东西。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又何必因为一个较小的风险而选择一个较大的风险呢?

可惜的是,有很多大学生就因为这两个方面的风险而宁愿做后面两种选择,要么随波逐流,不去考虑毕业以后究竟想做什么,也不关心自己所走的路究竟能通往何处,大学四年忙忙碌碌,到头来却碌碌无为;要么不思进取,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在欢乐的觥筹交错和刺激的网络游戏中度过大学四年。

金末学者王若虚谈论文法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原则:“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我觉得将这八个字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是再贴切不过的了。一方面,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充满了无数的变数,职业规划自然也就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所以“定体则无”,大学生没必要将职业规划做得过于深入、细致。事实上,让一个大学生完全想好毕业以后去哪座城市、哪个行业、哪类企业从事哪个具体的职位,这也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应该“大体须有”,对职业生涯做一个大概的、轮廓性的规划,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找出一个大的方向来,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社会实践都沿着这样一个方向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