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门户网站,打造专业的商务信息分享平台 手机版
erweima.png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
jingliren_tougao@163.com

未来是一个无社交不商业的时代,连接比拥有更加重要 朋友圈仅一个月可见,能缓解大家的社交压力吗?

关键词:社交运营
发布时间: 2020-01-21 11:11
未来是一个无社交不商业的时代,连接比拥有更加重要

演讲内容:社群经济时代,根据孟尝商学院第一期培训:孟尝君专场分享整理。

Uber是社交公司,而不是打车软件?

电台广播被谁打败了? 当所有司机都在接听滴滴打车的接单提示,交通广播就没有司机再听了。

当滴滴和快的出现的时候,出租车公司并没有担心,因为他们觉得,一个软件威胁不了自己的地位,出租车公司有几百万辆车,几百万司机,永远是无法撼动的。

当用户习惯使用软件叫车后,又推出了专车服务,专车直接威胁了出租车公司的生存,这下出租车公司才反应过来,想要打击专车服务。但是,这种趋势完全挡不住。

一个月前,我在杭州打车,司机告诉我:现在杭州有25%的出租车停在公司,现在的专车(私车)数量是出租车的10倍!

一个APP击溃了全国的出租车行业。

透过这个现象,我们看到一个奇怪的事儿,一家不拥有出租车,不拥有一个司机的互联网公司,居然打败了如此强大的出租车公司。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连接比拥有更加重要。连接是一种关系,而你拥有的只是物质,也就是说,现在的世界,关系比物质更重要。

讲到这里,我们还没有真正了解互联网时代的本质,滴滴和快递,也不过是初级的商业模式,只是利用IT技术简单的整合了供求关系。而Uber的出现,可能代表了这个时代的主流商业模式。

因为滴滴和快滴,他们经营的是人和物的关系,并没有深入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

Uber无疑是今年最占头条的新闻,随意编造一篇和Uber沾边的文章,阅读指数轻松破万。

有人说Uber是约炮的,司机多数是高富帅,土豪,据说每三个乘客就有一个和司机发生性关系。

也有人说Uber是劫富济贫的公司,打车非常便宜,车费还不够油费。

其实Uber是社交网络公司,并不是一个打车软件。他只是以专车切入,去构建并经营强大的社区。并把社区当作强大的市场力量,反向去支配和影响上游的供应链。

而百度、阿里、腾讯(BAT),目前垄断中国互联网的三家公司,届时很可能被边缘化,如同传统的运营商一样,成为社会的公共资源。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关系,上月和上海的会员一起吃饭,叫了一辆Uber。司机开了一辆奔驰过来,是个90后的小伙子,海归硕士,在投行工作。两个人在车上聊了很久,又相互交换了微信名片。最后付车费的时候,一分钱不需要,Uber补贴50元,实际车费38元。

Uber最大的价值,当然不在于车费便宜,而在于司机与乘客之间产生的社交关系,如果这两个从事金融的年轻人有了合作,就远远大于打车的价值。

前段时间看到沈攀老师朋友圈,和我所想的一致,把截图发出来,大家就更容易理解,Uber是在构架社区。

Uber建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经营的产品是社交关系。未来是一个无社交不商业的时代,所以,我认为Uber的商业模式是具有前瞻性的,是超过目前所有互联网公司的。

基于“无社交不商业”的预言,其他行业怎么去颠覆创新?

我可以给出一些建议:

比如说餐饮行业,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不再是吃饭问题,而是和谁一起吃饭的问题

比如说酒店行业,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不再是睡觉问题,而是是否有机会和陌生人睡觉的问题

那么,饭店是否应该上线一个平台,只允许陌生人约一起吃饭呢?

那么,酒店是否也应该上线一个平台,让每个房客可以更轻松地接触到其他房客呢?

我给出的这些建议,价值无穷。你也可以认为我在异想天开。

未来是社群的时代社群是未来商业的最大入口?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如此凡是,人不能类聚、物不能群分,他们则不快乐、不自由,就会有反叛的力量去打破这种状态!

比如笼子的鸟,一个同性恋生活在异性恋的世界里,一个向往自由的人考上了公务员

互联网时代,首先从虚拟的空间来打破这种状态。

现实中无法倾诉的,可以在论坛社区里找到倾听者。

马佳佳说:有缘千里来约炮,只是她没有把这句话提炼成社群的精髓。社群就是这样的,互联网为社群打破的第一个突破口在虚拟社区,进一步,人类会跨国界跨地区迁徙,整个世界的组织形态将会彻底改变。

社群自古就有,国家、宗教、各种组织,就是一个个独立的社群,一个个独立运行的生态系统

但是,过去,社群的存在并非主流,并非刚需。

过去几万年,几千年,人类的刚需是安全需求、衣食住行需求,国家和商业系统才是主流。

在马斯诺需求层次论里,社交需求是人类第三个需求阶段,社交需求是爱、感情、和归属感的一个需求。

互联网+,加号的两端是什么?

有人说,互联网+传统行业,如果深入去挖掘,我们就发现,互联网的核心是社群思维,传统行业的核心是产品。

互联网+,就是社群+产品,产品型社群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生存方式。

一旦给社群加上产品,社群经济的巨大魅力就爆发了,社群就成了未来商业的最大入口。

罗辑思维,就是一个产品型社群,估值2亿美元,高过很多传统媒体。传统媒体无非是靠赚取节目费和广告费,使更多的客户带来更多的广告,而罗辑思维是建立和用户的关系。

罗辑思维的用户喜欢它、支持它、包养它、它有6万多铁杆粉丝会员,300多万用户,然后开设了罗辑思维的会员商城。

(这是李善友提出的,产品是1,社群是0,社群让产品价值倍增)

换一个思维,Uber有了足够的用户之后,能不能把用户聚在一起,搞社交?能不能针对会员开设商城?

这就是社群的思维,是社群时代的商业模式。

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很简单,比如说酒店行业,收入=客房数*入住率。想要更多收入,就要更多客房、更多酒店、更多人员和资源,客人走后和你有什么关系吗?没有!所以,你的生意只会变成更多的酒店,然后越来越忙,越来越累。

而社群时代的商业模式却不同,酒店的住客难道只睡觉吗?睡袍、被子不能卖吗?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下单,然后快递上门。

关注产品,你就只有住房这一个产品;关注人,可以有很多产品。

未来的产品利润会趋近于0,获取客户成本会越来越高,最大的壁垒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感,情感和时间将成为最大的壁垒。

社群与粉丝社群

商品经济之初,就叫商品经济时代。商品是最珍贵的,物质稀缺,以至于要搞计划经济,每个人只能被分配一点点资源。

没有人会抱怨说商品不好,能够买得到就是幸运,就怕排队买不到。

商品越来越富裕,以至于供应超过了需求。这个市场,才发现商品不珍贵,客户才是上帝。

现代的市场营销学诞生,只有一个使命,就是把过剩的商品卖给消费者。

随后,有了明星代言,有了明星产品,好的产品开始吸引了很多粉丝,粉丝因为信任明星,信任这个品牌而购买。

社群时代,整个市场营销体系会完全失效。产品唯一的销售方式就是通过社群、或者通过粉丝社群。

粉丝社群是社群的一个基本形式,粉丝社群是1对N的关系,数万粉丝和一个明星的集合体。而社群的高级阶段,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由联合。

C2B和B2C、罗辑思维、吴晓波书友会

过去的模式基本都是B2C或者,b2b2c,总之B总是排前面,商品在前,商家说了算。

有钱人去开设工厂,然后设置分销体系,有点品牌意识的搞直营店,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

但是,现在,我们要扭转这种关系了,我们应该问消费者需要什么,然后我们才能去生产。

按需经济才是未来的商业模式。

先考虑顾客的需求,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的全过程,就是C2B。

从罗辑思维来看,因为先有了300多万爱阅读的知识分子、白领、互联网创业者,于是罗辑思维商城开始卖书、卖公开课,卖其他相关的产品。

吴晓波是财经作家,吴晓波书友会遍布全国,但是书友们有一个困难?找不到合适的聚会地方,合适的咖啡馆,而且咖啡馆没有合适的书。于是,吴晓波发起了改造全国咖啡馆计划,咖啡馆和当地书友会合作,提供给书友聚会的地方,同时,按照书友会的要求去重新布置、装修、购置书籍等。

最后,整理些过去两年,我关于社群的思考

1、社群需要支持者我为什么坚决剔除那些负面的意见,不留情面的把他们删除,甚至要删除所有好友和同学?因为,只有支持者能够让你走向成功,而不是反对者。这是个人以群分的时代,我们需要同行者。

2、社群的真知要义就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社群的创始人尽量不要做太多事儿,要让每个人去承担3、社群类似于宗教组织,他的构架有三部分,一是创始人、二是经典教义、三是宗教仪式。社群最不需要的是群,有人建个微信群,就自称建立了社群

4、一个社群里,大家都认识创始人,那不是社群,那只是一个粉丝团,只有创始人死了,社群依然不减其价值的一分,那才是社群。

5、让社群的人相互连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儿,为此,我们必须构架起强大的精神纽带,我们要有经典教义,让教义深入人心。同时,我们要为社群建立一些形式化的东西。6、社群最重要是人,最基本的构成也是人,于是筛选人进入社群是最关键的一件事。怎么筛选人呢?有人靠勾引,有人靠吸引。勾引得到的关系是不可靠的,高潮来得快,分手也快。

7、社群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社群最不需要的就是商业模式,或者说,社群的商业模式是人。未来不会存在商业,如果我们要做长久的事业,就应该忘记商业,我们回归人类最真实的需求,人类面对世界的迷茫和无助感,他们在高潮之后的失落。

8、什么是社群动力学?群体的行为是可控的,明白了这一点,让群体的行为在同一频率,你就掌握了社群动力学

9、有人说社群应该基于地理位置。我要说,地理位置的局限性,人类是随机分布在地球上的,你身边的人大多不是你的同类,你们彼此之间没有吸引力,迫不得已共处一室,为了迎合彼此而改变自己的心性。而社群是无地理界限的。

10、最轻模式的社群是什么?就是我前面说的社群三要素:创始人、经典教义、社群仪式

经典教义不是要天天写文章,奠定现代社会理论基础的也不过几本启蒙作品关键在于经典经典在于简单简单在于重复反复重复,就是让教义深入人心的最好方式

朋友圈仅一个月可见,能缓解大家的社交压力吗?

别想缓解压力这些有的没的,你的朋友圈也许压根没人看。

昨天,微信7.0.4版本for iOS正式上线,改版涉及诸多板块:

视频动态支持搜索音乐并支持私密留言、看一看增加个人中心、小程序菜单栏升级、漂流瓶功能也宣告下线……但受到最多关注的,可能还是“朋友圈支持一个月可见”。

今天上午,#朋友圈仅一个月可见#一度跃至微博热搜榜前三,目前话题阅读量已超7亿。而在这之前,微信最火的功能大概要属“朋友圈三天可见”。

广大网友和新媒体同行怎么看待微信这项功能的更新?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倾向于“一个月可见”?一个月可见和三天可见、半年可见,真的有本质不同吗?

三天太短,半年太长,一个月是微信的折中之策?

“三天太短?半年太长?现在,朋友圈终于迎来了一个月可见。”「微信时刻」在昨晚的发文中写道。

看上去,从半年、三天再到一个月,这次的改版不过是微信的折中之策,为了给用户更多选择的空间。

有不少网友拍手叫好,认为一个月的时间设置完美解决了三天和半年之间的尴尬,火速打开微信更改设置。

同时,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这项功能就是无意义和矫情,他们认为,“朋友圈的意义就是可见或不可见,更新了不就是想要展示,如果不想给别人看,为什么还要发出来?”

对此,知乎网友@膝盖 发表议论:“不论是几天可见都行,我觉得大家都需要一种距离感,相比三天可见,一个月稍微宽容些,大体都是‘别那么快进入我的生活’的意思。”

三天、半年和一个月到底有何不同,一位新媒体同行进行了以下总结:

3天可见:想一个人静静,不被打扰,只跟熟人聊;半年可见:最近半年经历了一些感情,生活,事业的转变,想比起过去,更喜欢当下的自己;全部可见: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一种是印象管理经营得非常好,另一种是足够的开放,还有一种,不知道朋友圈可以设置可见;1个月可见:在有一定安全感的同时,给新朋友一个了解自己最新动态的机会。

对于朋友圈可见范围,还有网友提出“就不能给个自选天数吗”,“分组可见考虑一下”。当然,也有位网友浇了盆冷水:“别搞这些虚的,根本没人想看你的朋友圈。”

微信熟人社交如何减负?

微信上一次更新朋友圈可见范围的功能,是在两年前。

2月,微信推出朋友圈“最近半年可见”的功能;3月,微信推出朋友圈“最近三天可见”的功能。

这些都是微信在缓解社交压力上做出的努力。微信做的是熟人社交,但社交分享天然有压力。

人们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写了删,删了写,最后全部删掉,在朋友圈进行着严格的自我管理。

延伸出比较常见的一个段子是“你在微博和朋友圈的区别”,朋友圈岁月静好爱与和平,在微博愤世嫉俗尽情蹦迪。

微信一直强调自己是一种生活方式,用户在使用微信的同时,微信也在介入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朋友圈虽然在社交方面很高效,但在自我表达方面一定会有压力,张小龙也很清楚。

在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也提到了这其中的矛盾所在,他提到朋友圈是个广场,一个人如果想要没有压力只能是自己对自己说话,但这样并不可能获得社交上的回报。

他甚至说,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朋友圈重新做一次,他可能会直接将相册改成私密的,朋友圈和个人相册完全分开,“这只不过是当时做的时候一不小心把两个东西混在一起了”。

为了鼓励用户可以更勇敢地发朋友圈,而不用担心发的每一条内容会被别的朋友以后来翻看,微信还上线了是否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朋友圈和视频动态不让他(她)看、关闭朋友圈发现页入口、设置分组等功能。

其中最受关注也备受吐槽的就是“朋友圈仅三天可见”,但这恰恰也是用户需求所在。据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的数据,全国有7.5亿人使用朋友圈,其中1亿人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

在这样的前提下,微信推出“一个月可见”功能显得更为小心翼翼,既保证了用户的隐私,同时也开放了一部分朋友圈内容。

此外,不仅是微信,上个月微博也上线了半年可见功能。而且更早些时候,微博就上线了仅好友可见、仅自己可见等功能。虽然微博并不太可能上线三天可见,但从这些设置上也能看出微博是在给用户更多选择。

同样的理念还体现在微信的视频动态。

张小龙曾说:“如果一个人非要展现自己的历史,他应该有别的一个东西来展现自己的。比如说他精心准备的一些照片等等,而不是用朋友圈的动态作为个人的历史展示。”微信在此基础上推出了“视频动态”,内容留存时间只有24个小时,为了让用户更轻松和真实地表达自己。

而在最新的版本中,视频动态又新增支持设为私密动态和发表私密留言等功能,用户可以将发布的视频动态设为私密,仅自己可见,同时可以与朋友在视频动态中互相留言。无论你们聊得多嗨,都仅两人可见。

虽然,一些网友对此并不感冒,但这并不影响微信在借视频动态提高社交效率、减轻社交压力的决心,用张小龙的话说就是,视频动态应该是一个能让用户“勇敢表达自己,同时获得社交好处”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