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门户网站,打造专业的商务信息分享平台 手机版
erweima.png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
jingliren_tougao@163.com

阻碍你工资翻倍的3大隐性问题 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转型

关键词:工资福利
发布时间: 2019-08-07 09:59
阻碍你工资翻倍的3大隐性问题

一位在职场奋斗多年的朋友算了一笔账:工作5年,月薪从3千升到5千,房租、物价翻了几番,省吃俭用还是月光。

当初野心勃勃地来大城市,如今活得越来越窝囊,却又没面子回老家。经济不景气,到处都有公司裁员的消息,如果连这份工作都丢了,那该怎么办?工作多年,存款却少得可怜;忙忙碌碌,却把自己熬进了死路。


这是多少大城市打工者的真实写照!真正阻碍你工资翻倍的或许不是职场无情,也不是领导刻薄,而是你自己不作为。


你做得好,可惜不会思考

在我刚刚进入职场时,最为困惑的一个问题是:不管我做得多好,始终无人赏识。

当我的文案再一次被老板轻描淡写地放到一边时,我才意识到,不是我不够努力,也不是我做得不好,而是与老板的关系出了问题。由于对自己的专业过于自信,我经常当面反驳老板,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建议。

每一次不被采纳,意味着每一次老板对我的印象分正直线下跌,直到一位前辈对我说:“把你的老板当成最重要的客户。”正因为不懂思考,或者说,懒得总结,我才没有发现如此明显的问题,导致职业发展受阻。

美团集团创始人王兴说:“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所以就有985高材生屈身做文员,狮子大开口要2万月薪;所以就有海归硕士回国后啃老,吃光了老母亲的养老钱。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相信潜规则,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换取相应的报酬与地位。这种盲目自信的背后,说白了,就是用肢体的勤劳,掩盖思维的懒惰。不会思考的人,哪怕做得再好,也是瞎忙,跌入了低成长的陷阱。

职场人,是要动脑子的。那位前辈是这样叮嘱我们的:“职场上最痛苦的事,不是被骂,不是被裁,而是你被骂了N次,却不知道原因。”

我们身边确实有很多看似勤奋却越混越差的人,他们从不思考,所以做事效率低,效能差,成长慢。如果让他们换一个岗位,或者去做一份更难的工作,大概就无法适应了。

而那些懂得思考、勤于总结的人,习惯从不同的层面考虑问题,也惯于使用不同的手段解决问题,最终获得了多方面的经验与能力提升,不管去到哪里都很吃香。

多思考,我们可以少做无用功,多提升自己。


你做得多,不代表都没错

现在,列一张清单,总结一下自己平时的工作内容。

有人从早到晚列下来,发现自己做的事情又多又琐碎。有人终于发现,自己做的从头到尾都是一件简单事情。有人早被没完没了的流程套牢,连上班都变得很麻木。

在职场上发展,很多人一直在重复做一件事情,有的人甚至将一件事情重复了很多年。最简单的,就拿技术型岗位和行政型岗位来说,前者往往比后者更有发展优势。技术型岗位一直站在革新前沿,从前服务行业都要靠人端盘子,现在已经有无人酒店,AI机器人满足所有的服务要求。

技术岗位不断学习,以跟上时代的发展,行政岗位却很容易被琐事困住,逃不脱身。哪怕你做得再多,也一定要反思,自己做的都有用吗?都不会出错吗?

马云说过:“蚂蚁走的好,连大象都搞不死它。”蚂蚁对大象简直是蚍蜉撼树,但只要蚂蚁够精明,够灵活,走对了路线,不仅不会被大象踩死,甚至走得比大象还快。

很多时候,我们在公司做的80%的事情都是无用功,只有剩下的20%才能创造价值。抓住这20%拼命干,其他可有可无的事情就尽量精简,不要占用过多时间与精力,你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要发展,就要做对公司贡献最大的事情。

要加薪,首先就得做出翻倍的效益与成绩。以前跟过一位特别有干劲的师傅,别人都在吐槽公司待遇,只有他热火朝天地干活。他带领的那个小组,也就是我当时所在的那个团队,是全公司进步最快的一个,因为每天都有师傅的“指点”:必须做的马上完成;没必要做的直接不管;可以先放放的事情就不要浪费时间......

正因为有取舍,我们的工作就好像大换血,变得更为高效。用一个小时完成别人一整天的工作,秘诀就在于此。


你停不下来,却不是不可替代

3月8日,王思聪一手缔造的熊猫直播宣布破产,而他已经停更微博48天了。

很多人困惑,在直播行业依然大热的时候,熊猫直播还有背靠大树的王思聪加持,再怎样也不会混成破产吧?

和斗鱼、虎牙相比,熊猫直播就是天堂,主播不用加班、不用熬夜、没有危机感,舒舒服服就能拿全额薪水。就算月底考核没达标也没关系,领导们聚在一起“开个会”,也就是去度个假,回来照样发工资。

节节败退的同时,败光了自己的优势,其他对手蜂拥而上,将你挤下了舞台。

大树底下也不好乘凉,你得站稳了脚跟,才有立足之地。著名天使投资人、留学专家徐小平是这么说的:人的价值高低取决于稀缺性,也就是不可替代性。

因此,无论做什么工作,或者选择和谁一起生活,都要做到别人无法替代的程度。这是对自我价值最好的保护和经营。如果你的工作什么人都能做,你的存在随时可以被取代,那就等于亲手将自己放在裁员名单上。

老板不讲人情,需要你的时候就留人,不需要你的时候只会撒手不管。人在职场中,能够保护你的,只有你自己,能够站在不败之地的,只有你的实力。

清华大学教授刘瑜说:一个人要活成一支队伍!我们虽然不是凤凰,但也要做五脏俱全的麻雀,把自己变成一个“超级个体”,拥有去到哪里都能适应的核心竞争力。


减少重复简单的工作,尽量挑战困难的事情;接触更多新的东西,创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提升个人竞争力。

学无止境,成长也没有止境。你要不断向前冲,也要带着头脑去工作,把自己活成一个品牌,成为公司最少不了的那个人。

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转型

这种转型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给来源和供给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即对上市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对上市公司的结构进行战略转型;二是资金来源和投资者结构的战略转型

  让国外上市的大型国企有计划、有步骤地回归A股,减缓甚至停止未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到海外上市,逐步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转型,这是13日第11届牗2007牘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提出的一个重要议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一个重大的战略性失误就是过度地推动了大部分的国内优质企业在海外上市,这样会导致中国资本市场的同性化和边缘化,使得中国资本市场难以享受经济的财富效应。”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在论坛上作主旨演讲时说。

  纪宝成认为,这种失误还会使我国的资本市场失去风向标,“价格的功能以及价格的稳定性将大大降低,资源的配置将大大削弱,出现了两极分化以及市场过度波动等问题,因此必须让这些优质的海外上市公司回归国内。”

  关于这种回归的背景,纪宝成说,去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新纪元,股权分置改革和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使它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中国经济持续高涨、人民币升值、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全球流动性全面过剩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走出持续5年的低迷状态。基本功能开始恢复,市场走向高速成长状态。”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向记者提供的《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2007年度)》也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和资本市场资金管理体系等引发的制度变革使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平台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而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份报告说,股权分置的制度平台从整体上看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流通的市场结构,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则也在进行重大调整,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风险的“放大器”功能正在消失,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正在恢复,市场正在从追求增量融资到关注存量资源配置的转型过程中。

  因此,报告认为,要争取到2020年把中国的资本市场培养成全球多极金融中心之一和人民币及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定价中心。

  “整体而言,那种把中国资本市场简单地定位于一种融资机制,把资本市场看成是金融体系从属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安排都是不恰当的,因而必须转型。”这份报告的撰写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说。

  吴晓求和他的研究团队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战略转型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给来源和供给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即要对上市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对上市公司的结构进行战略转型;二是资金来源和投资者结构的战略转型。

  第一个重点要求已经在海外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必须有步骤地回归A股,并鼓励未在海外上市的符合上市条件的大型国企特别是资源型大型国企在A股市场上市,不鼓励甚至从政策上限制这类企业到海外上市。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新时期,优质企业已经成为上市的战略资源,成为各个国家资本市场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这从纽约、纳斯达克、伦敦、新加坡等交易所竞相赴国内推介可见一斑。”吴晓求说。

  第二个重点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从单一内资市场到内外资并重的市场的转型,因为“没有资金来源和投资者结构的战略转型,中国资本市场就难以承受大型国企大规模回归A股所带来的市场压力,作为市场中流砥柱的蓝筹股集群就不可能形成。”

  要实现这个转型,吴晓求和他的研究团队认为,就中国金融体系的内部资源来说,必须超常规模地发展以集合投资为特征的证券投资基金,逐步扩大商业保险资金(主要是寿险资金)和社会保障基金进入市场的比例,积极稳妥地发展从事基于资本市场资产管理、具有私募性质的投资基金。

  “就中国金融体系的外部资源来说,必须从投资角度开放其资本市场,开放的幅度、节奏应与大型国企回归A股和蓝筹股集群形成过程相协调。”吴晓求说,“从资金来源和资金结构看,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不能是一个不能流动的内陆湖,而应是具有很好流动性的汪洋大海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