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门户网站,打造专业的商务信息分享平台 手机版
erweima.png
如有投稿需求,请把文章发送到邮箱
jingliren_tougao@163.com

服装新生品牌进军北京市场缺乏磨合意识 政府和大学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商业资讯
发布时间: 2019-07-19 12:03
服装新生品牌进军北京市场缺乏磨合意识很多新兴服装品牌的代理商进入北京大型商场销售时,都显得相当吃力,不少代理商还惨遭淘汰的结局,一些代理商掉转方向选择了开专卖店等销售模式,但高昂的营销成本让他们几乎处在“零利润”的边缘。为了解开服装品牌入驻北京商场的困惑,记者采访了北京翠微商厦牡丹园店采购经理李娜。



新生品牌缺乏磨合意识



“翠微偏爱一些成熟的知名品牌是一个事实,因为他们的质量、款式、流行趋势更符合市场要求,销量更顺畅,但也不排除会物色、培育一些具备良好市场前景的新生品牌。”北京翠微商厦牡丹园店采购经理李娜对记者说,“在选择服装行业新品牌上,首先考虑的是产品质量,其次是品牌风格。”



李娜告诉记者,很多的服装企业或者代理商在与商场的部门经理协商时,往往太急功近利,在与商场的沟通中往往追求一次性效果,没有耐心与商场进行充分交流,部门经理不熟悉和了解企业的产品,新品牌自然也就很难进驻商场。因此,准备进驻商场的新生品牌必须与商场多接触、多交流、多磨合,让商厦各部门经理对企业的产品有一个全面的、多方位的、立体化的感知。



与此同时,新进品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商场在选择品牌时,其启动过程有个历时长的问题。首先要将新的品牌备案,然后与原有的品牌一起进行考察、分析、对比,如果确实可行,再在商品调整时加以考虑。而此时,许多品牌往往焦虑不安,纷纷猜疑,有的品牌因为底气不足自愿退出竞争筛选。



淘汰出局不因关系疏密



“在采购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企业抱怨,北京市场难做,是因为不懂得如何融合‘关系学说’。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翠微商厦牡丹园店采购经理李娜对“关系论”很不以为然,“我们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完善的淘汰机制,完全是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结果,这里面不存在丝毫的人为关系。”



她解释说,商场在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今天,任何厂家或代理商都不可能凭借某种所谓的“关系”,单凭微薄的销售数额长期盘踞着店面的有利位置,翠微商厦采取的是末位淘汰制,服装品牌的调整是经常的事。



她建议,进驻翠微商厦的服装企业要打消这种“心理顾虑”,翠微为厂家提供的是公平、有序、透明的竞争平台和市场环境。



然而,李娜也承认,一些厂家因为某种原因比如产品换季、新产品脱销、短期结构调整等,其销售数量可能出现短期下滑,考虑到这种品牌销售比较稳定,人气指数较高,也掺有一定的感情成分,保留该品牌继续销售,但这种情况只是作为个案处理。



产品要与商场定位吻合



企业的产品是否与商场的消费需求相符,也是决定新品牌能否进入北京商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李娜举例说,牡丹园店作为新开张的社区店,就是迎合周边社区消费者物美价廉的需求,牡丹园店暂时不会大量引进高端品牌,而主要以中档消费人群为主,同时配以大众品牌,高档品牌主要是提升店面形象,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由此看来,服装品牌如果能够抓住不同商场的消费群体,提供不同的、多样的、适合不同商场消费层次的产品,对于进入北京的大型商场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李娜认为,抓住产品特色,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在北京市场上进行宣传,提升产品在北京市场上的知名度,是新品牌进入北京大型商场的重要条件。



北京大型商场物业租金下调



国际物业顾问公司世邦魏理仕发布的2008年上半年优质商业物业市场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随着一些商场在望京、西直门等新兴商圈开业,商业设施的放量投入,拉低了北京商业市场的租金水平。今年第二季度,北京地区高档购物中心平均首层租金为每天每平方米28.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



去年起,各商业地产商、零售商开始在望京、亚奥、新街口等新兴区域圈地开店。随着今年4月方恒购物中心、望京新商场的开业,商业供应的增加,直接拉低了区域的租金水平。据了解,方恒购物中心首层的租金大概为每天每平方米15元,目前,整个望京地区首层平均租金为每天每平方米21.4元,同比下降了5%。





来源:中国服装网
政府和大学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社会的人才需求与大学毕业生总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未来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有什么特点?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关键在哪里?在2007年12月底举办的“北京第二届大学生就业论坛”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杨河清发布了他主持的“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课题的部分内容,涉及了以上问题。



论坛由北京市人事局主办,北京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会和大学生杂志社共同承办。来自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及用人单位的代表就人们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讨。



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大学毕业生远远不够



“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课题共发放问卷1700份,调查对象涉及近百所大学的毕业生和近百家在京的用人单位。



数据分析以2002年的毕业生数量为基点,这届学生是高校扩招前的最后一届毕业生。当时全国的高校毕业生是145万人,北京有7.7万人;到了2006年,全国的高校毕业生是413万人,北京是17.5万人;2007年,北京的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20.3万人,全国突破了500万人。



杨河清教授说,2006年全国有大学毕业生413万人,但是按照人事部调查的情况来看,需求量只有166.5万人,求人倍率只有
.4.这样一种求人倍率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006年,全国大学生的一次就业率是81.7%,北京市是90%。



那么是我国的大学生多了吗?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18%,而发达国家占20%以上。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对数是1.4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6300多万,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700
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
万人。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数量远远不足。



北京对大专生的需求急剧增加



杨河清教授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归为五个:



第一,高校急速地、大幅度地扩招,造成了当前的困难。第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连续几年保持在10%左右。对大学生吸收能力最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应该是积极的。第三,用人单位的取向,也就是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需要多少。第四,高等教育的结构是否合理,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就目前看,社会的共识是它的结构不太合理。第五,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课题组通过一些数据,分析了北京地区2003~2007年对大学毕业生的类别需求。分析显示,对研究生的需求总量是最少的,对本科生的需求总量是最大的。不过,2007年,对大专生也就是高技能人才队伍的主体部分,北京市的需求急剧增加。吸收大学毕业生主要是由企业完成的,因此对学生的培养也应该更多地面向企业。



政府和大学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对于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杨河清教授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据,提出了一些建议。



杨河清教授说,从国际上看,政府的调控、高校有力的就业指导在毕业生的就业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美国的劳工部设有劳工统计局,主要职能就是收集不同时期美国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状况、不同职业对知识的要求等数据,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就业需求的影响。统计结果通过上网和发行出版物的方式向全社会公布,为政府决策和个人择业提供参考依据。



美国的劳工统计局还根据这些数据编撰《岗位需求手册》,很受美国大学生的欢迎,几乎人手一册。美国的高校有非常充分的自主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权力,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改变专业和课程的设置。



“大学生不能承受就业之重,社会把很多不应该由他们承受的东西放到了他们的身上。”出席论坛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杨伟国教授说。他认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寻找工作,但是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少。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有政策因素,比如户口;有市场要求日益挑剔的因素;有行业、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也有大学生自己的选择问题等。



杨伟国教授说:“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主要不在学生,而在大学和政府。”







来源:中青在线